葉克膜非萬靈藥 醫界應慎思使用時機.....
台大醫院曾為七位到院前無呼吸心跳病患裝置葉克膜,結果
僅一位被救回變成植物人,台大醫院還因此被控告。....
病人救不活了 家屬仍要「葉醫師」.....
前內政部長廖風德登山猝逝,送醫時已DOA(到院前死亡),萬芳醫院仍為他裝上葉克膜搶救。陳益祥表示,或許院方礙於
輿論壓力,明知是無效的急救,卻「
不得不裝」。
.....
並不是所有急救病患來都要裝葉克膜無效後才能宣告死亡,醫師還是要看實際狀況評估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2008.07/04
美國國慶日的當天
台大外科部在Lancet(英國權威醫學期刊)發表一篇突破性的論文
論文題目是:(想看完整的abstract請利用Google搜尋)
"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with assisted extracorporeal life-support versus convention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adults with
in-hospital cardiac arrest(
IHCA): an observational study and propensity analysis."(
院內死亡病患使用CPR與葉醫師的分析)
We aimed to assess whether extracorporeal CPR was better than conventional CPR for patients with
in-hospital cardiac arrest of cardiac origin.
(統計結論是: 心因性導致的心臟停止的院內病患, 葉醫師+CPR比單獨使用CPR救活成功率高)
1. 條件是:
心因性導致的心臟停止的
院內病患,
(靠! 死亡的人不都是心臟功能停止, 當然都是心因性的啦~
當家裡的女王都如此的問我時
臨時我也想不出合適, 平易近人的的口語來解釋
說太深, 書也念得不多, 怕唬不出個所以然, 然後女王也一定猛打哈欠
說太淺, 女王會認為我在敷衍她
心臟停止的原因分成心因性及非心因性
A.
心因性(大部分是因為心血管疾病, 如心肌梗塞)
B. 非心因性(包含創傷性, 感染, 癌症, 藥物過量.......)
心臟停止的原因更細分為6H, 6T
=6H(低溫, 缺氧, 酸中毒, 低血容, 血鉀過低及過高, 血糖過低及過高)
=6T(
心肌梗塞, 心包膜填塞, 肺栓塞, 張力性氣胸, 毒物及藥物, 外傷)
We did a 3-year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on the use of extracorporeal life-support for patients aged 18-75 years with
witnessed in-hospital cardiac arrest of cardiac origin undergoing CPR of more than 10 min compared with patients receiving conventional CPR.
(
witnessed in-hospital cardiac arrest, 不知道是對論文的用字遣詞太敏感, 還是對於那種咬文嚼字的具有排斥感, "witness"是代表客人心臟停止掉的時候都有人在現場嗎?)
葉克膜急救 存活率比CPR高一倍必須澄清的幾件事是:
1. 論文標題是"
葉醫師+CPR比
單獨使用CPR救活成功率高", 並不是單獨使用葉克膜急救
2. 論文的內容是: 心因性的心臟停止,
葉醫師+CPR成功率才會較高, 其他不是心因性的心臟停止, 論文有請台大繼續努力
3. 論文標題是"院內病人", 不是院外的病人(OHCA), 而新聞裡的高官貴人都是院外的病人
4. 目前第一線急救本來就不含葉醫師, 或許未來會成為常規醫療, 總要有人開第一槍
5. 在台灣, "他能裝, 我為什麼不能裝?" 這個糾紛會越來越多
6. 在台灣, 葉醫師的經費審核將會視個案審查, 高官貴人的審查經費都能通過, 市井小民的經費大都無法通過, 無法通過的結果, 將由醫院及執行的醫師吸收
7. 一連串的片面消息及不公平的健保負擔原則, 將使越第一線的醫療執行單位面臨更多的醫療糾紛及經費不足
何苦呢, 走一步算一步吧~